□李红学
爹爹洗碗
祖坟冒烟。儿媳终于给爹爹婆婆生了一个带把的大胖孙子。爹爹婆婆便喜颤颤地跟着儿子进了城,专门伺候儿媳和孙子。
活多。买菜、做饭、洗碗、洗衣裳、打扫卫生……一天到晚,婆婆就跟媳妇养的那只咬着尾巴的小白狗一样,转个不停。屋子小,转不开,婆婆就叫爹爹出去转。爹爹刚开始只转大半个钟头,后来就转大半天。最后连二胡都带出去了。婆婆刚开始没觉得有啥,直到儿媳问起,这才想起爹爹每天都是天一亮就出门,晚上她都上床睡觉了,都没有回来。有一回,婆婆迷迷糊糊地感觉爹爹在她脸上摸了一把,又在她胸面前摸了两把,最后竟然掀开她的被窝,想钻进来。爹爹六十有五,婆婆也只小个一两岁, 他们早就两个屋、两张床各睡各的了。早就没有年轻人那些七七八八的事情了――更何况爹爹婆婆年轻时就鲜有那些七七八八的事。儿子家只有两间房,也只给他们置了一张床,要不是他们在一张床、两个被窝适应、磨合了一个多月,婆婆就把爹爹当成流氓或强盗了。住在乡下时,前头塆的张寡妇总是绕着道儿来听爹爹拉二胡。听就听吧,张寡妇偏偏还要撅着一个肥屁股、支愣着两个大胸,忽闪忽闪地在爹爹面前踱步子。有时候还要抻着脖子唱几句。跟个发情的母驴差不多。好在爹爹烦她,只要她一张嘴,爹爹就脸一拉,不拉了。搞了几次,张寡妇扫了脸,再也没来了。难道城里也有张寡妇?
婆婆就叫爹爹早点回来,爹爹真就回来得比过去早了,而且爹爹还主动洗碗。婆婆不让爹爹洗。爹爹在村里教了一辈子书,他的手是拿粉笔的,是改本子的,再就是拉二胡的,不是干这些粗活的。如今婆婆既要照顾孙子,又要干全套的家务活,着实有些吃力,再加上爹爹执意要洗,婆婆就依了他。只是爹爹洗了碗,晚上就要对婆婆动手动脚。那架式,就跟一个做了好事要回报的娃娃一样。屁大一套屋,儿子媳妇有点七七八八的事都听得真真的。哪里能让爹爹搞那些七七八八的事呢。婆婆只好紧紧地卷着被窝,装睡。再不就憋着一口气,连推带搡地把爹爹挡在外面。有一回,婆婆力气用得大了点,一脚就把爹爹蹬到地上去了。爹爹爬起来,细声细气地说,这是生活。懂不懂。婆婆不懂,却感觉这话很伤人。张寡妇懂生活,你去找她啊。婆婆也细声细气回了一句刮毒话。
爹爹又开始背着二胡早出晚归了。婆婆叫了几次早点回来,爹爹跟个聋子样的,根本就不理。城里肯定也有张寡妇!婆婆决定偷偷跟着爹爹,把张寡妇揪出来。其实爹爹没走远,就在那个叫情人桥的地方拉琴。儿子带婆婆来过。婆婆一听这个名,就觉得不是个正经地方。近前一看,爹爹和好几个差不多年龄的爹爹正在拉琴——也有吹笛子的,一个穿裙子的女人面对着爹爹站着,正在咿咿呀呀跟着唱。天啦,那哪是裙子呀,又薄又紧,连里面的小衣服都看得见。一把年纪了,嘴巴还涂得血红血红的,跟个女鬼一样。还有啊,胸脯支愣得那么高,只怕爹爹一站起来,脑壳都要撞上去了。女人唱了一会,身子蛇样的扭了几扭,又背对着爹爹了。天啊,这个肥屁股就是张寡妇的肥屁股了。而且张寡妇的肥屁股就只是个肥屁股,这个女人的肥屁股还被勾子一样的细腰肢牵扯着,一二三、一二三地蠕动。爹爹微微闭着眼,拉得摇头晃脑。有时候还睁开眼睛盯着女人的肥屁股,一二三、一三三的晃着脑袋。天啊,难怪爹爹对她动手动脚,难怪爹爹学坏了还嫌她不懂生活,原来有人在烧火啊。
桃子变现
女人的名字叫桃子。
今年的桃子格外多。多了就不值钱。只好一筐一筐地烂。此时,女人半蹲着身子,把桃子从一个筐子里往另一个筐子里捡。桃子那个紧绷的屁股蛋子,便像被风吹拂那般样的晃动起来。按花坪的老话来说,长着桃子那般屁股样的女人能生养,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女人。男人想把那个桃子摘下来,捏一捏,掰开,咬了、嚼了,吞到肚子里去。但男人却只是抬起手,一巴掌拍死了那只正在桃子上跳舞的大锹虫。你当年怎么就嫁给我了呢?男人声音有些小,只有风能够听得见,但风却把它送到了桃子的耳边。你对我真好啊!
那一年,桃子妈得了癌,在县医院等着钱救命。桃子钱不够,便找定了婚的夫家求援。救个屁!到时候还不是人财两空!一口拒了。桃子只得挨家挨户借钱。男人刚好把一拖拉机桃子变了现,还没来得及清点,便连钱袋子一起塞给了桃子。一个村里住着,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。没想到,桃子妈治愈后,桃子便跟那个订了婚的“铁公鸡”男人退了婚,硬要嫁给他。男人喜欢桃子――全村的男人都喜欢桃子、就连有老婆的村长喝了酒,都三更半夜去敲桃子的窗子。男人自知配不上桃子,当然不能答应。但桃子却穿着一袭红裙子,把一床大红的被窝往他床上一铺,不走了。男人的脸绯红起来,跟那床大红的被窝一般红。你为什么非要嫁给我啊?男人觉得桃子跟了他,要吃苦,要受罪。真的就是一朵鲜花插上了牛粪粑。你对我真好啊!桃子一把搂住他,贴住他的耳朵,恩人啊,我要给你生一桌娃。男人觉得桃子理解他、心疼他,便依了她。桃子说到做到,几年下来,真的给男人生了两男两女四个娃。知足了,知足了。
转眼就是小十年。只要男人这样问,桃子就是这样一句话。听起来也不错,好像也是那个理,但男人总觉得差点什么。到底差什么呢?男人想不明白。想不明白干脆就不想了。男人眼下要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一园子的桃子卖出去。再不变现,这一年的心血就打水漂了。
村长又来了――准确地说村长现在是一个什么加工厂的法人了。城里有房,村里有房,小车子滴滴叭叭叫得全村都听得见。自从村长把他那个不下蛋的老婆甩了之后,又娶了城里的一个年轻女人。没几年,村长又把城里的年轻女人甩了。村长来过好几次了,口口声声说是来收桃子的。价格低是低了点,但多少也可以变点现。四个娃娃张嘴要吃要喝,哪里都需要钱。男人准备答应村长。桃子却把村长赶走了。来几次,赶几次。村长眼睛盯着不远处正在捡桃子的女人,却给男人丢了一句话,桃子不等人啊。再不变现,就不值钱了!男人听出来了,村长这是在将他的军。男人正要发怒,脑袋一嗡,突然明白村长这话是说给女人听的。男人想站起来教训教训村长,身子一歪,却倒在了地上――男人忘记他只有一条腿。桃子就是烂在地里,化成肥,化成灰,也不在你这里变现。趁早死了这个心!女人一手扶着男人,一手抓起一只桃子,胳膊一挥,砸在村长的脸上。
你怎么就嫁给我了呢?男人想说点别的什么,却又冒出了这句话。桃子一笑,我想在你这里变现啊。男人想了想,像是明白了什么。又像是什么都没明白。
樊口有鱼
樊口有鱼,还是鼎鼎有名的武昌鱼。
还是十多年前,烹饪协会邀我做大众评委时,第一次吃到专业厨师制做的清蒸武昌鱼,便被它美艳绝伦的造型和香嫩无比的味道所征服。却被一美女评委嘲讽为――没见识!还说我吃的只是水货武昌鱼。我讨教哪里能吃到正宗的武昌鱼,美女眼珠一轮,那要等到秋冬时节,自己到樊口河槽去捉!为什么啊?武昌鱼在那里过冬啊!美女的眼珠子都翻到额头上去了。樊口离市区不过十余里,便约了几个好友一道去捉。还捉了好几次。鱼没捉到,却搞了一身泥巴回来。
今年春节前几天,一相识多年、却只偶尔在微信上冒几个泡泡的好友突然敲开了家门,说是为了欢迎李作家成为樊口居民及友好邻居,特地搞来一条正宗武昌鱼,表示他的欢喜之情。好友把手里提着的一只水桶往地上一墩,一个亮晶晶的东西腾空跃起,划了一条弧线,落在地板上,弹跳着。窄扁的身体,细细的脑袋、微微上扬的嘴,难道说这就是理论上正宗武昌鱼?好友在厨房噼噼啪啪地鼓捣了二十几分钟,一盘清蒸武昌鱼就端到了我的面前。尝尝。我就只撒了几粒盐!纯白妩媚的皮囊,一身傲骨、甚至已经一动不动地成为我眼前的一盘菜了、还骄傲地昂着头。我拿着筷子看了半天,真的有些不忍下手。却又经受不住它的诱惑。鱼呀鱼呀你莫怪,你是人间一盘菜。今年去,明年来,脱了盔甲换布衣。我竟然念出一串咒子。鲜滑、细腻、自然,带着一股纯粹的体香……啊,请原谅我这个俗不可耐的俗人吧。
武昌鱼,学名团头鲂。产自于我脚下的这片空气质量好、人口密度小、富有千年历史传奇色彩的樊口。当地人都叫它樊口鱼或扁鱼。武昌鱼得名于三国。公园265年末帝孙皓迁都武昌(今鄂州),左丞相上疏劝阻,疏中引用了“宁饮建业水,不食武昌鱼”的两句“民谣”。由原华中农大水产系主任易伯鲁教授发现并命名。毛泽东主席的“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”的诗句,使武昌鱼闻名遐迩、蜚声世界。1965年武昌鱼成为中国第七大淡水鱼类,也成为了亿万中国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佳肴。1986年,沙窝农民“博士”周启才在樊口创办了武昌鱼原种研究所,并先后成立了武昌鱼科研与原种培育基地,坚持武昌鱼实用技术与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。2007年武昌鱼作为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的吉祥物“晶晶”,闪亮登场,并成为名副其实亮点。2013年,鄂州市被授予为中国武昌鱼美食之乡。2022年5月27日,鄂州武昌鱼文化节及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推介活动,成功举办。武昌鱼,一尾游过千年的鱼,从长江一跃而起,飞到了香江。也就在这一天,我读到了鄂州融媒微信公众号推出了“游过千年,武昌鱼的前世今生”文章。辞致雅赡的文字、惟妙惟肖的插图、完美地展示了武昌鱼的前世和今生。我啧啧嘴,转发到了朋友圈。没想到,一觉醒来,满屏点赞。而且我的良师益友百步先生还写了这样一条留言:这个推文已转发我的朋友易可仪女士,她是武昌鱼之父易伯鲁先生的女人。我一楞,继尔吐出一气――我这个大吃货,终于为武昌鱼做了一件正经事。
校长老婆
校长一退休,就天天板着一张铁脸,挑女人的剌:绿豆汤里有一粒或几粒细小的石子,不上心,不梳头不洗脸啪达啪达扡个拖鞋下楼买早点,不卫生;中秋节,把月饼切得像个狗啃的,不讲究,一天到晚缩起个脖子、顶着一头乱糟糟头发、蜷在沙发上追泡沫剧,活像一只老瘟鸡。到底是当过校长的人,一二三、四五六,条条在理。不容反驳。女人真像一只老瘟鸡那样,蔫了。
校长老婆长相平平、身材平平,是一个已经有五十多岁的老女人了。其实女人命不错,嫁给男人没有几年,便成了校长老婆。女人便辞职在家,一心一意照顾校长、打理家务、抚养一双儿女。校长脾气好、进门一脸笑。还不挑食。做什么吃什么,还连连啧嘴。好吃好吃。结婚几十年了,校长只板过几次脸,但只要女人说几个蹩脚小笑话、再或者是拉着校长的手到月河桥上去看看水、吹吹风,再或者把校长像个娃娃样的搂在怀里睡一觉,校长的脸就笑成了一朵花。女人便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时候。女人便眼巴巴盼着校长退休。只要校长退了休,女人便可以时时刻刻享受幸福。两个人也能像电视剧演的那样“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,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。”没想到好不容易熬到校长退休 ,女人不仅没有享受幸福,还成了校长口中的一只老瘟鸡。女人不服气。女人要把幸福的日子找回来。
女人决定讲个笑话哄男人。一个小伙子牙痛,痛得连话也说不了,便去药店买药。小伙子指着自己的嘴巴啊了两声,示意需要治牙痛的药。药店老板瞟了一眼说,治哑巴的药啊,我这里没有!女人还没讲完,就忍不住哈哈哈地大笑起来。连卡在牙齿缝里的韭菜叶子都喷了出来。校长板起个脸,丢下一个字,俗,出去了。女人呆坐了一会,揉了揉眼睛,决定找个有月亮的晚上,牵着校长的手到月河桥上走一走。
月亮说来就来了。趁着男人坐在客厅看报纸,女人便站在阳台上做出一个眺望的姿式。啊呀,月河涨水了啊。啊呀,月河边的柳树都拖荫了啊。女人故意拖腔拖调,以期引起校长的注意。校长果然中了计。他放下报纸、站起身,怔了怔,往外走了。女人心中一喜,转身跟了出去。下电梯,出小区,过马路,校长前面走,女人后面跟。眼见就要转弯上小路了,女人便紧追几步,并排在校长身边。校长看了女人一眼,嘟嚷了一句什么话,女人便伸手去挽校长的胳膊。没想到校长一把甩开了女人的手,莫烦我!莫烦我!女人呆了,眨巴着泪水模糊的眼睛,看着校长拖着影子,上了小路,掩映在枊树之中,长长短短。校长这是嫌弃她啊。她就是把校长像个娃娃样的搂在怀里睡一觉、睡到死,校长那块铁脸,也开不出花朵来了。
重阳节,学校来了几个领导和老师来看望老校长。烧水、泡茶、上点心。女人不多言不多语,笑呵呵地张罗着。几个老师直叹老校长命好,说老校长找了个知冷知热、脾气又好的贤惠妻子。要是换了别人,只怕早就吵得学校人尽皆知、天翻地覆,甚至分道扬镳了。一个老师还追着女人到了厨房,您也知道吧?老校长是全校有名的臭脾气。您能一忍几十年,忍到现在,真是老校长的福气啊。女人大惊。校长的脾气一直都很好的啊。校长的臭脾气是从退休后才开始的啊。